9月14日,在山东省教育厅办公室主办的《教育工作动态》第21期专栏中,以《昌乐县“四位一体”“五送合力”构建送教上门新模式》为题,报道了昌乐聋校送教上门的创新做法及取得的成效,引起各地市区对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的进一步思考。
自《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》实施以来,昌乐聋校认真贯彻落实潍坊市教育局等4部门印发的《潍坊市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》的通知(潍教字【2015】15号)要求,立足于重度残疾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成长需要,创新开展“四位一体、五送合力、八案成档”的送教上门服务模式。以制度化建设和实践操作有效融合各方资源,构建起由学校、家长、社会志愿者、医疗机构、民政残联部门共同参与的送教上门工作方式,顺利实施了送学生成长、送家长培训、送医疗支持、送社区资源、送志愿者服务的五送服务,使每个重度残疾学生在全社会的关注下,得到了适于其发展的教育。
昌乐聋校送教上门的创新开展保障了重度残疾学生有效、公平享受教育的权利,为重残学生家庭送去了温暖和曙光,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及教育专家的认可。昌乐电视台、潍坊电视台、《潍坊日报》、《大众日报》、《昌乐传媒网》、《齐鲁网》先后对送教上门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。2016年暑假,在潍坊市送教上门骨干教师视频培训会上,昌乐教育局就聋校开展的送教上门工作进行了经验介绍。此次省教育厅对聋校送教上门经验的推广,既是对前期工作的肯定,也为下一步的工作明确的努力的方向,学校将进一步挖掘“四位一体、五送合力、八案成档”的教育内涵,延展教育意义,使重度残疾儿童在送教上门的帮助下绽放生命光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