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内容摘要】这本是一节普通的认识水果的语文课,经过我的精心改变上成了一节“水果品尝课”。孩子们喜欢,提高了学习兴趣,课堂气氛活跃,他们在自由的、互动的、热烈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并树立了以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。孩子们不仅品尝了水果的味道,还品尝了新颖的课堂带给他们的乐趣。传统的聋校课堂教学追求“双基”的落实,“求实”、“求稳”是其主要特征。这种课堂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,但也有不足之处,就是学生学得太“死”,太封闭。新课程强调“以学生为本”,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,促进学生各项潜能的发展。所以,我觉得我们聋校课堂教学就应该让学生“动”起来,“活”起来。
一天,在学习《苹果 梨》一课的课堂上,这节课的内容是认识“苹果、梨、桃子”三种水果以及它们的音、形、义。音、形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,在理解它们的“义”时,我拿出了它们的实物:一个大大的红苹果、一个黄澄澄的梨、一个红红的大桃子。同学们一看,都瞪大了眼睛,直直地盯着这些水果。有的砸吧着嘴,有的已经流出了口水,我看出了孩子们的心思,笑着看着他们。但他们知道这是课堂,老师肯定不让吃东西的,所以只有“望尘莫及”了。其中有一个同学小陈终于忍不住了,站起来用手语小心试探地说“老师,我可以尝尝吗?”同学们都向他投去了惊奇的目光。孩子们为什么会有如此惊奇的目光?难道我们聋生上课就只能是呆呆地坐着,用眼睛来接受知识吗?难道聋校的课堂就只能像一潭死水,激不起一点浪花吗?难道就让这些野百合在课堂中慢慢地枯萎、凋谢?我想,这不是我想要的课堂。我要改变它!
这时候,孩子们的目光又齐刷刷地投向了我,似乎是看我的反应,又似乎是一种恳求。我理解了孩子们的心思,爽快地打了一个“可以尝尝”的手势。教室里沸腾了。上课还能吃东西,这是他们从来没有过的,那份欣喜与激动是无法用“语言”表达的。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水果的美味,用心地感受着课堂的改变。这时候,我又向孩子们抛出一个问题:“你们还见过什么颜色和形状的苹果、梨和桃子?看谁说得多,老师这还有更多美味的水果等你来拿。”顿时,一双双小手举得高过自己的头顶,唯恐老师不叫他。“老师,我见过绿色的苹果。”“老师,我在超市见过红得发紫的那种苹果。”“老师,我还见过扁扁的那种桃子。”“还有那种没有毛的桃子。”。。。。。。整个课堂沸腾了,孩子们都在互相描述着自己得到的各种水果知识。“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?”孩子们沉默了。我出示了课件,告诉他们:红的发紫的这种苹果叫红蛇果,生长在美国。这种扁扁的桃子叫蟠桃,《西游记》中孙悟空吃的就是这种桃子。这种没有毛的桃子叫油桃。孩子们皱着眉头,尽力地记着这些他们看来陌生的名字。“你们想尝尝它们的味道吗?”孩子们顿时又来了精神。这些新品种的苹果桃子,平时只能在超市看到过,尤其是红蛇果。吃是从来没吃过的。我拿出从超市买来的各种苹果、梨和桃子,分到他们的手中。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,然后向我“诉说”着:“老师,这种蟠桃真甜。孙悟空真的吃这种桃子吗?今天我也吃了!”“老师,这种红蛇果真好吃,又脆又甜。美国人天天吃这个吗?”。。。。。。同时,我向同学们提出了期望:“希望大家好好学习,学好本领,将来种出更多品种的水果,让大家一起来品尝,好吗?”“好!”异口同声地响亮回答在教室中久久回荡。。。。。。
这本是一节普通的认识水果的语文课,现在却变成了一节“水果品尝课”。但是孩子们喜欢,提高了学习兴趣,课堂气氛活跃,他们在自由的、互动的、热烈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:知道了各种苹果、梨和桃子的形状和味道,并树立了以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。孩子们不仅品尝了水果的味道,还品尝了新颖的课堂带给他们的乐趣。传统的聋校课堂教学追求“双基”的落实,“求实”、“求稳”是其主要特征。这种课堂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,但也有不足之处,就是学生学得太“死”,太封闭。新课程强调“以学生为本”,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,促进学生各项潜能的发展。所以,我觉得我们聋校课堂教学就应该让学生“动”起来,“活”起来。
这节“水果品尝课”,让我想起马磊老师说过的教师要“了解孩子的需要,理解孩子的需要,研究孩子的需要,修正孩子的需要,满足孩子的需要,提升孩子的需要”这八个需要向我们提出了从人性角度出发上语文课的理念。我们聋校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,使语文课成为聋生求知的乐园。孔子说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在课堂教学中,学生有了兴趣,就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,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。
我们的聋生虽然不能接受听觉信息,但他们同样渴望知识,渴望充满新奇有趣的课堂,渴望自己在课堂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。让“老师,我可以尝尝吗?”所带来的惊奇目光不再惊奇,让这些野百合在春天中尽情地绽放出灿烂的花朵,我想,这是新课程改革赋予我们聋校语文教师神圣而又沉重的责任。
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”。课改之路漫漫兮,吾辈需努力。我们在探索课改的奥秘,我们在开辟课改的航道,我们在寻找课改的真谛。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。让我们的新课堂改革走进心灵,撞击心扉。有梦就会有飞翔,就让我们一起在课改的广袤天空里飞翔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