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党务活动 > 肢体残疾的定义和肢残儿童的身体心理特点

肢体残疾的定义和肢残儿童的身体心理特点

2016年12月21日 11:24:40 访问量:235



   
    肢体残疾的称谓也不完全一致,有的称之为肢体障碍,还有的称之为肢体缺陷,应该说,这几个名词所代表的含义是不完全相同的,但我把他们当作含义相同的术语。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定义和肢残儿童的身体心理特点。  
一、肢体残疾的定义
    1.有关的名词术语    
    按照1987年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公布的标准,肢体残疾是指:人的四肢残缺或四肢、躯干麻痹、畸形,导致人体运动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。
    肢体残疾分为四类包括:
    (1)上肢或下肢因外伤、病变而截除或先天性残缺:
    (2)上肢或下肢因外伤、病变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;
    (3)脊椎因外伤,病变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;
    (4)中枢、周围神经因外伤、病变或发育异常造成躯干或四肢的功能障碍。
    肢体残疾可以更通俗地表达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以四肢为主的、包括感知和运动障碍在内的功能障碍。
    3.肢体残疾的分级
    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时把肢体残疾分为四级,具体指标见表2~3~1。
    下列情况不属于肢体残疾范围:
    (1)保留拇指和食指(或中指)而失去另三指者。
    (2)保留足跟而失去足的前半部者。
    (3)双下肢不等长,差距小于5厘米者。
    (4)小于70度的驼背或小于45度的脊柱侧凸。    
    4.几点说明
    (1)在分级上还可以从肢体残疾者的整体功能来评价,在没有实施康复措施时,以能够实现以下八项的能力作为判断的标准,实现一项算1分,实现有困难的算0.5分,不能实现的算0分。这八项是:端坐、站立、行走、穿衣、洗漱、进餐、大小便、写字。各级标准如表2~3.2所示。
    (2)按照肢体残疾的形成原(病)因,可以把它分为12类,即:
    A.脑性瘫痪。它又分为痉挛型、手足徐动型和共济失调型。
编辑:王俊霞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潍坊市昌乐聋哑学校 特此声明。